<%@ /0080/e/0080ep_includecss_1301.vm %>
网易首页 > 网易上海房产 > 正文

不愿生一孩现象透视:压力和生活成本降低生育意愿

0
分享至

不愿生一孩现象透视:压力和生活成本降低生育意愿

不愿生一孩现象透视:压力和生活成本降低生育意愿

不愿生一孩现象透视:育龄期妇女和生育意愿“双降”

每经实习记者 李可愚 每经记者 胡健 每经编辑 毕陆名

2018年1月20日,国家统计局披露2017年“全面二孩”政策情况。在发布的相关数据中,有一组一孩和二孩的对比数字吸引全社会普遍关注。数据显示,2017年一孩出生人数724万人,而二孩数量反超一孩159万人,达到883万人。这是2016年推行“全面二孩”政策以来,二孩出生数首次超过一孩出生数。

不少网民认为,这是目前普遍存在的“不愿生一孩”现象的直接反映,新夫妻的生育意愿已低于已生育过的老夫妻。网民在各大互动平台纷纷表示:“生娃前是基本小康,生娃后又穷了”、“现代人生活压力大,自己养不起,何谈小孩”、“(生孩子)怕公司白眼,怕没人带孩子”……

年轻夫妻为什么不愿生孩子?哪些因素正在阻碍年轻人生孩子?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深入调查多个城市年轻夫妻群体,探寻目前普遍存在的“不敢生一孩”现象的深层次原因。

样本走访:压力、生活成本降低生育意愿

徐女士是上海陆家嘴某知名律所的年轻律师,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近两年您所在单位是否有女性打算生孩子”这个问题对她进行采访时,她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基本没有”。

在记者进一步询问行业普遍存在的生育意愿低迷现象的原因时,她表示,律师行业压力过大,工作节奏过快,普通假期都很难得到保障,更不用说生育假期了。

她向记者介绍道,前不久她得知一位业界标杆律师尽管执行了生育计划,但手头的工作完全无法停止,直到产前一个星期,这位律师仍在家中准备业务。还有律师出现过“开会中途生产,生完继续开会”的事例。这让不少人对于是否应该在目前阶段生育产生疑虑心理。

此外,律师事务所偏好招收年纪较轻、暂无生育条件的女员工,这让相当一部分适龄妇女为保持工作稳定不敢贸然制订生育计划。

而在北京从事传媒行业的刘先生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他目前尚没有要孩子的计划。

他认为,生育并抚养孩子对于家庭会产生压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活品质。他举例道,他接触过的一位朋友为了保障孩子能够享受良好的教育,只能忍痛割爱售出家庭房产,购买一个半地下“学区房”,之后再长租一个相对较大的住宅,以保证孩子正常的空间需求。这一家庭的生活质量在生育后出现了明显下降。

“除去奶粉钱之外的正常育儿支出,生一个孩子,车和房子可能都要换空间大一点的,而且夫妻都工作的话,只能找保姆或者老人来带,这些都是准刚性无形支出。”刘先生说道。

他还随手举了一个例子:“我一个朋友刚生了小孩儿,在家周边的一个婴儿游泳馆办卡,90次5000块钱。”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发现,相比起二三线城市来说,一线城市年轻人的生育意愿走低趋势可能更加明显。

刘先生向记者介绍道,在他的家乡华北某三线城市,年轻人工作普遍相对稳定、老人在身边为年轻人抚养孩子提供帮助、为孩子改善居住条件不用过多受高房价束缚、公共服务也较为均等化。而这些因素在一线城市普遍不具备,这使得一线城市年轻人认为生孩子可能会带来一定负担。

数据因素:育龄期妇女有所减少

不仅微观案例反映了年轻夫妻生育意愿走低,从整体数据上看也能证明这一点。智联招聘发布的《2017年职场妈妈生存状况调查报告》称,问卷采访超过4万名职场女性,数据显示有一半的职场女性尚未生育。

该调查报告指出,目前,生育对女性在职场中的发展影响很大,36.1%的受访者认为生育后可能会面临岗位下降的困境,认为待遇下降的受访者也比2016年进行的同一项调查结果上升了8.3%。此外,有超过50%的受访职场女性担心在结束孕期后难以在职场复出,从而脱离社会。

此外,除主观生育意愿外,生育率还受到其他客观条件的制约。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逐步改变,育龄期妇女的总量也在逐渐减少。

2016年,国家卫计委副主任王培安曾表示,中国育龄妇女总量在2011年达到3.8亿人的峰值后,正在逐步减少。到2017年,据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司长李希如披露,15~49岁育龄妇女人数比2016年减少400万人,其中20~29岁生育旺盛期育龄妇女人数减少近600万人。

同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等教育普及和城市化程度提升的影响,中国居民初婚年龄和初育年龄都在近20年内普遍提升。20年前,中国妇女的初育年龄大约在22岁左右,而到2016年,国家卫计委法制司司长张春生向媒体披露,目前我国初婚年龄已上升至25岁,而女性初育年龄进一步上升至26岁。

此外,产妇年龄越大,成功生产的几率在一定程度上就会下降。因此初婚初育年龄的上升会对整体生育率产生影响。

国外经验:各国多举措应对“少子化”

部分网民担忧,生育率走低是否对经济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相关人口专家指出,生育意愿走低和生育率下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正常规律。

国务院参事、著名人口专家马力此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各项社会制度的完善和普通人自我实现意识的提高,生育意愿一定会下降,对此不必过分奇怪。

而记者在查阅相关资料后发现,不少发达国家也在过去几十年内经历了出生率逐渐走低的过程。

以日本为例,日本生育率走低现象已持续超过40年,以至于专门用来形容低出生率现象的专有名词“少子化”就出自日本。

据统计,自上世纪90年代起,日本的总和生育率(平均每位女性生育孩子的数量)不断下降,最近几年一直维持在1.4左右。刚刚过去的2017年,日本新出生人口数仅为94.1万人,创下1899年有统计数据以来的最低值。

为应对少子化趋势,日本政府从1995年开始采取措施鼓励生育,推出《少子化对策大纲》,以鼓励年轻人结婚,减轻多子女家庭负担,为生育孩子延长产假、提供补贴等。为进一步刺激生育,日本现政府打算在2020年前彻底解决日本国内幼教资源紧张问题,免除日本人生育的后顾之忧。

而另一个欧洲大国德国也面临同样的问题。统计数据显示,德国2014年的总和生育率是1.44,0到14岁的人口占比是13%。

德国联邦统计局的报告称,德国是欧洲少子化最严重的国家,生育率远落后于欧洲其他国家。德国人的生育意愿正随着代际交替逐渐降低,相关调查显示,1937年出生的德国女性仅有11%不愿生育,而1967年出生的女性这一比例则已达到21%。

对此,德国政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鼓励外来移民。2017年德国联邦统计局发布的报告认为,目前,德国少子化形势已经得到控制。其中,对外来移民的吸引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专家视点:普及学前教育可平衡生育率

虽然生育率下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规律,但不少专家指出,为了长远考虑,有必要维持一个相对合理平衡的出生率。与此同时,有关方面应充足做好各项准备,将生育率调整和高质量发展目标有机结合起来。

目前,有什么可行举措能刺激生育率回升?对此,《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

他表示,目前年轻夫妻群体普遍反映儿童青少年教育成本逐年提升,这对该年龄层的生育意愿带来一定冲击。

他认为,当前阶段要做好的工作是进一步普及教育特别是学前教育。普及学前教育不仅能够为年轻人生育提供“托底”保障,还能够进一步提高学龄前儿童营养和智力水平,促进其健康成长,使得中国人口发展质量持续提高,为今后迎接高质量发展做好准备。

张燕生进一步指出,要促进中国人口发展质量提高,需要做三方面工作。一是要普及普通教育,特别是普及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促进国民整体素质提升;二是要重视发展职业教育,提高普通劳动者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三是大力吸引全世界人才,学习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使得外国人才也能为中国所用。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滴滴上线女乘客可选女司机功能,却遭女司机怒骂:钱没赚到,还整天被投诉

滴滴上线女乘客可选女司机功能,却遭女司机怒骂:钱没赚到,还整天被投诉

小萝卜丝
2025-04-25 15:53:56
最快今晚?印中导升空,巴通告全国,红线被践踏,2.0计划完成

最快今晚?印中导升空,巴通告全国,红线被践踏,2.0计划完成

阿握聊事
2025-04-25 00:03:14
莫斯科等多地起火爆炸!俄军6艘导弹舰进入黑海

莫斯科等多地起火爆炸!俄军6艘导弹舰进入黑海

项鹏飞
2025-04-22 21:46:24
两国为争夺一岛爆发战争,打到一半忽然发现:这个岛是中国的

两国为争夺一岛爆发战争,打到一半忽然发现:这个岛是中国的

牛牛叨史
2025-04-19 01:37:32
2025上海车展:AUDI品牌与奥迪E5 Sportback的电动新征程

2025上海车展:AUDI品牌与奥迪E5 Sportback的电动新征程

电动邦
2025-04-25 15:55:11
华为这个卖559元的1TB新品,把全网友都看傻了

华为这个卖559元的1TB新品,把全网友都看傻了

锋潮评测
2025-04-24 18:37:04
刘非任杭州市委书记,曾因滑雪受关注

刘非任杭州市委书记,曾因滑雪受关注

上观新闻
2025-04-25 16:31:03
700多只考拉在山火中幸存,澳大利亚派直升机全部射杀

700多只考拉在山火中幸存,澳大利亚派直升机全部射杀

鲁中晨报
2025-04-25 10:24:02
特朗普为什么会"低头"?

特朗普为什么会"低头"?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5-04-25 11:40:04
一店主发帖感慨:守店比守寡还难!一天营收128.5元,毛利20.5元

一店主发帖感慨:守店比守寡还难!一天营收128.5元,毛利20.5元

火山诗话
2025-04-25 12:18:19
跌惨了!深圳跌幅最大的小区,90多平米三房1186万,跌至393万…

跌惨了!深圳跌幅最大的小区,90多平米三房1186万,跌至393万…

火山诗话
2025-04-25 12:55:36
令人担忧!剑拔弩张之际印巴突发交火,两个“拥核”国家会否爆发全面冲突?

令人担忧!剑拔弩张之际印巴突发交火,两个“拥核”国家会否爆发全面冲突?

新民晚报
2025-04-25 18:57:35
确认了!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确认了!机上人员全部遇难

FM93浙江交通之声
2025-04-25 12:32:03
所长亲戚打死人后续:检方介入,事发原因曝光,情况果然不简单

所长亲戚打死人后续:检方介入,事发原因曝光,情况果然不简单

阿凫爱吐槽
2025-04-25 16:22:57
颜宁,去这所985了!

颜宁,去这所985了!

中国教育在线
2025-04-23 10:45:20
国务院铁令:6月1日起,机关/单位支付工程款,不能超过30天!

国务院铁令:6月1日起,机关/单位支付工程款,不能超过30天!

春序娱乐
2025-04-24 10:58:37
京东是库迪的救命恩人

京东是库迪的救命恩人

25号观察员
2025-04-25 13:00:08
俾斯麦海发生6.3级地震

俾斯麦海发生6.3级地震

财联社
2024-09-12 01:09:10
震撼朋友圈:“三天时间,做空黄金挣了500多万”,一般人看不懂

震撼朋友圈:“三天时间,做空黄金挣了500多万”,一般人看不懂

火山诗话
2025-04-25 11:06:54
波音总裁回应:波音不会继续为不接收飞机的客户制造飞机!

波音总裁回应:波音不会继续为不接收飞机的客户制造飞机!

翻开历史和现实
2025-04-24 21:48:17
2025-04-25 20:32:49

上海房产

贝壳:网传“深圳贝壳内部通知”不实

编辑推荐楼盘
每日成交前十
楼盘名称所在位置套数
二手房推荐

头条要闻

33岁男子为亡妻殉情 岳母:想不到他深情到这个地步

头条要闻

33岁男子为亡妻殉情 岳母:想不到他深情到这个地步

财经要闻

陈果:美国股债汇持续震荡 A股机会来了?

体育要闻

国乒的新掌门人,为什么是王励勤?

娱乐要闻

王菲被讽刺为愚妇 张柏芝最终还是赢了

科技要闻

文心模型再降价80%,李彦宏:我打下了价格

汽车要闻

"下一代纯电宝马"提前体验 用代码编译驾驶乐趣

态度原创

亲子
游戏
本地
公开课
军事航空

亲子要闻

儿童预防接种日:刷新免疫认知,科学规划宝宝健康预防清单

《漫威争锋》新英雄泄露!粉丝都可能不认识!

本地新闻

云游湖北 | 汉川文旅新体验:千年陶艺邂逅湖光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特朗普:俄罗斯没"接管"乌克兰就是让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