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投资逾400亿元的无锡万达城日前奠基,大连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在现场接受媒体采访,畅谈市场趋势、万达转型计划以及“百年企业”愿景,“也许我们有一天会成为像迪士尼一样牛的品牌,这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纵观企业史,能够一直屹立时代潮头的百年企业并不多,有些曾被认为是能够永续经营的基业长青型公司,却在时代的急遽变化中令人扼腕叹息地衰亡,“年纪尚轻”的万达如何才能做到“基业长青”?
“我们一定要找至少百年以上长期稳定的商业模式。”王健林毫不犹豫地说,“从长远来看,文化产业将成为百年万达新的支撑点和利润增长点。”
无锡万达城
拿什么PK迪士尼
2013年万达年会上,王健林曾宣称“无锡万达城这个项目就是想跟上海迪士尼PK一下”,从销售收入和入园人次来看看“中国公司、美国公司谁更厉害”。
“可以说这个项目投入精力最大,思考时间最长。”在无锡万达城奠基之际,王健林介绍说,无锡万达城具有“规模最大、内容最全、创新最多、科技含量最高”四大特点,“你可以想像到的所有万达能掌握的和正在研发的产品都在这里。”
正是这些特点使得王健林在叫板迪士尼时底气十足。不过,他并未忽视迪士尼的强势。“单以万达模式来说,万达城的主题公园自然比不过迪斯尼的室外主题公园。”
与迪士尼不同的是,万达城以购物、旅游、观光为主题,且“可以做室内”。兴致勃勃的王健林透露了一个还未公开的研究成果:“所有万达城和万达城建的酒店都是采用最新的设计,雾霾PM2.5的阻隔率超过90%。”
另一方面,未来十家万达城“怎样做到自己不和自己打”?王健林解释说:“这就要差异化发展,做不一样的内容。”
按照规划,每一个万达城都植根当地文化,与城市融为一体。如长白山万达城以室内冰雪为特色,而无锡万达城则以紫砂文化为主题。
“迪士尼再好也是美国文化。中国文化有一个特点是不出国门,中国的声音不出国门。原因是缺少传播渠道,你要想传播,首先需要渠道。”
而万达的文化旅游产品,在王健林看来就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一大渠道。“但中国如果想真正在世界上得到回响,不是我一个人可以做得到的,需要所有企业家和政府的共同努力,更多用传播渠道,渠道为王。”
文化旅游结合房地产
不得已而为之
2006年起,万达就表现出对文化旅游产业日益浓厚的兴趣,并在2009年将文化旅游产业定为集团新的重点发展方向。
地产反哺、文化添力,加之难以被复制的产品创意,一路狂飙,财富铸就的巨型航母激流勇进,短短几年已形成多业态共生的丰富产业链,强大的聚合效应几乎无人能敌。
可王健林还是有些担心:“其实说老实话,做文化旅游我并不是很想和地产结合在一起,(现在这样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无锡的投资花了200多亿,如果不做地产,我花这200多亿具有不确定性。”王健林解释说,“结合房地产,就是要靠房地产的销售来稀释投资,增加安全性,我是为了做文化旅游才做房地产。”
显而易见,很长一段时间内,王健林的“万达帝国”还需要依托商业地产的销售收入。而另一个严峻的事实是,“旅游文化+地产”的模式肯定长不了,“我估计就是十年八年还能玩这一套。”
王健林决定将万达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放到文化和旅游中去,计划到2020年,万达商业地产的收入比重将降到50%以下,彻底实现转型。
这背后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万达速度”的放慢,主流产品万达广场已进入增长乏力期,收入时有下降。而此前被奉为商业地产金科玉律的“万达模式”,也在新时代遭遇挑战。
王健林自然看到了这些问题,也早有准备。时刻处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状态的王健林,强烈的危机感几乎促使他走在时代的前列。
2013年,万达文化集团收入255.2亿元,同比增长50%。而万达早在2012年就计划:5年内使文化产业年收入翻一番,超过400亿元,进入全球文化产业的前50强。以万达目前的速度而言,王健林自信“肯定可以实现这个预期”。
楼市不可能崩盘
今年可能不如去年火
访谈过程中,王健林数次强调:“房地产是高风险行业,绝对不能认为进来就可以赚钱。”
近期杭州楼市降价引发市场震动,同时有银行暂停部分房地产业务。受此影响,A股市场房地产板块也出现大跌,地产龙头均大幅下挫,市场恐慌情绪渐起,唱空楼市的声音愈发密集。
“中国楼市不可能崩盘。”王健林的回答很坚决。他认为,杭州楼盘降价依然是局部事件,不能以此对整个中国房地产做一个判断,拐点还是阶段性的假摔都需要较长时间的数据判断。
“假如从1月份到6月份,或者今年一年,最短要半年,长远一年来看,整个房地产两个指标,第一交易量持续下降,第二是价格持续下降,也许到年底我们可以做出一个判断——拐点到来。”王健林分析说,现在全国公布1月份的数据,70个城市当中还是有60多个依然上涨,所以拐点论不成立。“我说了,其实出现一点点问题,可能和1月份、2月份的资金适度偏紧有关系,房地产问题更多需要联系金融层面进行考虑。”
他认为,目前的“看空”只是以前的论调的延续:“看空中国房地产,说中国房地产崩盘,这个论调已经出现十年以上了,直到现在中国房地产也没有崩盘。中国楼市可能存在局部过剩等问题,即使是在最火的年代里,鄂尔多斯也做得不好。中国这么大,一两个城市房地产市场出问题,或者十几个城市出问题并不代表国家的房地产崩盘。”
“可能2014年不如2013年火。”王健林判断,“房地产就是一个拍皮球理论,拍得越狠,蹦得越高。”调控放松、宽松的货币政策等因素都会对楼市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适度略紧的局面我估计是今后的常态势,至少五年内是常态。”
谈到商业地产,王健林表示,“会不会调控不好说”。商业地产现在确实局部地区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其实在发达国家,对商业布局有很严格的要求,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恶性竞争。希望未来中国也能以省和市为单位出台商业规划,“做这个规划可能比调控要更重要。”
被问及对“两会”后房地产市场发展的趋势,王健林回答道:“平稳健康发展,总体来看2014年可能不会比2013年火。”!
采访摘录
关于文旅产业和国际化战略
提问:您曾经提过到2020年万达要降低商业地产的比例,大幅提升文化产业的收入,实现彻底转型。在文化旅游产业规模很难做大的情况下,您在这方面的自信来自于哪里?
王健林:文化产业不是说不能做大,世界上还有三家文化产业的500强企业,新闻集团、时代华纳等都是超过300亿美元收入的。我觉得文化是可以做大的,按照我们自己的预测,到2015年做到400亿元人民币,到2020年做到800亿元。现在来看肯定可以实现这个预计,今年万达文化集团给的指标是317亿元,也许到今年年底还会多一点,明年就可能达到400亿元的目标。
我觉得文化完全可以做大,总结下有三点:第一做科技文化,比如我们的电影乐园,全部和科技结合;第二大投入、大产出,不做小打小闹的东西;第三个是组合拳。
提问:今年万达在海外投资有哪些计划,选择项目一般考虑哪些因素?
王健林:国际化是我们的既定方针,我们提出国际化百年企业已经七八年了,真正走上国际化是这两年。现在初步看搞得不错,搞了一个AMC,伦敦的项目也很理想。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老想着投资,随时捕捉市场信息,伦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突然找到一个银行拍卖的资产,提前签下来很便宜,可能说起来你不相信,英国伦敦酒店项目的楼面价只有售价的1/15,把配套公寓卖掉基本能白得一个酒店,但这个机会不是永远碰得到。
我们现在主要是看北美和欧洲,因为我们觉得这些地方利润低一点,回报低一点,但是安全可靠。也可能去非洲,但要过一段时间。我们的方向就是这几个,今年肯定还会有大的动作出来,基本就是文化旅游方向,也包括酒店。
提问:从原来以万达广场为重点到现在开始在全国布局万达文化旅游城,这是不是基于您对将来房地产走势的判断?
王健林:这和对房地产的预判不直接挂钩,也有一点点关系。我认为房地产是周期性行业,这个行业发展速度已经大幅下降了。万达的目标是百年企业,国际版的,所以我们一定要找百年以上的有长期稳定现金流的商业模式。现在房地产发展很好,可以利用它的现金流。但是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这个行业大规模快速发展的周期也就十年到十五年,剩下就大部分萎缩,存量房大幅增加。这和地产的预判有一点挂钩,但是我们是从长远考虑的,并不表示这一两年对房地产市场看空了或者悲观。
关于电商
提问:刚才您谈了电商的问题,万达有没有想法跟阿里巴巴或者腾讯合作?
王健林:万达电商真不能说得太明白,因为我们正在谈,我说了就不够意思了。肯定以我们为主,还会有一个行业兄弟帮忙。最后出来可能是一个合作的模式,因为我们也是希望有经验的兄弟跟我们一块来干更好一点。
提问:听说万达正在摸索O2O,谋求线上和线下的融合,包括会员制、大数据等等。那么万达的电商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王健林:万达的O2O电商模式还在探索,还没有成型,尽管已经搞了一年。实际上电子商务模式非常难来创新和定型,包括阿里巴巴,最早也没有成型,只是生意放到阿里巴巴上好卖,现在发生变化了。包括腾讯原来最早做的也不是这个产品,现今发展到微信,就是因为电子商务必须要探索到一定的阶段才能找到稳定的盈利模式。
我们为什么要做电子商务呢?万达在中国拥有最具优势的线下资源,没有一个企业有万达这么丰富的线下资源,去年一年进入万达广场12亿人次,保守估计2015年会超过20亿人次,2020年我们预计会超过50亿人次,这么多客流我们为什么不利用起来呢?举个形象的例子,把电商比作一个圆环,我的下半环已经有了,我们正在打通上半环,就是把线上线下融合起来。
我们现在正在六个广场试点,从去年到今年,平均会员一年进广场10次以上,消费有折扣,他不是拿折扣,可以拿到等值的消费券。我们还在研究怎样提供更高的增值服务,包括提供信息、订票等等合作,把这些弄到一起,使我的会员活跃起来,后面消费产生更好的数据,这个数据来支持前期招商的调整,可以把上面的半环给画上。这个过程也许要两三年,我们可能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正式宣布我们电商的商业模式。肯定是区别于所有的,不是做搜索,也不做淘宝,也不像腾讯,预计三年之内把会员做到1亿,价值会慢慢出来,什么时候盈利也不知道,慢慢做。
王健林与万达
1954年 王健林生于四川。
1986年 王健林从部队转业,进入大连市西岗区人民政府任办公室主任。
1988年 大连万达集团成立。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万达集团年房屋销售量占大连市房地产销售总量的两成以上。
1989年 王健林担任大连万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1993年 万达赴广州番禺开发侨宫苑小区,成为全国首家跨区域发展的房地产企业。
1998年 到成都、长春等多个城市开发,迈出大规模跨区域发展的步伐。
2000年 决定企业战略转型,将全国各地公司合并调整为商业、住宅两大公司。
开发建设第一个商业地产项目长春重庆路万达广场,并与美国沃尔玛公司结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这是第一代万达广场。
2004年 开发建设第三代万达广场宁波鄞州万达广场,并建有五星级酒店和超高层写字楼,总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首提“城市综合体”开发模式。
2005年 将商业、住宅两大公司合为一家公司——万达商业地产股份有限公司,确立商业地产为万达核心支柱产业。
2006年 上海五角场万达广场、宁波鄞州万达广场、北京CBD万达广场开业。奠定商业地产龙头地位。
2007年 成立万达连锁百货,正式进军零售业。
2008年 集团总部迁往北京。
2009年 将文化旅游产业作为新的重点发展方向。当年1月,投资200亿元建设长白山国际度假区。
2010年 为实现实业、资本两条腿走路,进行了集团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机构调整:一是集团和商业地产总部机构彻底分设;二是商管和院线机构调整,变成为总部、区域公司和单店三级管理模式,真正实现连锁经营;三是项目管理分成南、北区。
2011年 投资5亿元正式成立万达影视制作公司,形成电影产业的完整产业链。
投资建设的武汉中央文化区一期楚河汉街开业。项目规划区域约1.8平方公里,总建筑面积340万平方米,总投资500亿元。
和美国弗兰克·德贡公司成立合资演艺公司,由万达控股,在全国投资100亿元打造5台世界最高水平的舞台秀。
2012年 制定十年战略发展目标,决定实施跨国发展、成为世界一流跨国企业。
成立国内首家奢华品牌酒店管理公司。
投资150亿元建设的西双版纳国际度假区开工。长白山国际度假区开业。
并购全球第二大影院公司——美国AMC。
成立万达文化产业集团,注册资金50亿元,资产310亿元,2012年收入208亿元,已进入电影院线、影视制作、舞台演艺、电影科技娱乐、主题公园、连锁娱乐、报刊传媒、字画收藏、文化旅游区等10个行业。
2013年 在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盛典上,王健林与马云对赌亿元,赌“十年后的2022年,电商是否能够取代传统零售商,占据零售业超过50%的份额”。
投资超200亿元的首个文化旅游城——哈尔滨万达文化旅游城开工,投资近400亿元的南昌万达城开工,投资超过350亿元的合肥万达城开工,计划投资240亿元的桂林万达城签约。
投资3.2亿英镑并购英国圣汐游艇公司。投资近7亿英镑在伦敦核心区建设超五星级万达酒店。这是继并购美国AMC影院公司后,万达集团国际化又一重大进展。
投资建设的全球投资规模最大影视产业项目青岛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区启动,该项目总投资500亿元人民币,其中文化旅游投资超过300亿元。
宣布成立在英国的房地产开发公司Wanda One (UK) Limited (Wanda One)。Wanda One将负责万达集团One Nine Elms项目中伦敦万达酒店和住宅项目的开发。此前,万达集团于6月宣布在伦敦投资建设一个五星级酒店,这个新的万达酒店即是One Nine Elms项目的一部分。
万汇网()及手机客户端“万汇”上线试运行,筹备已久的万达电商面市。与天猫、京东等B2C电商不同的是,万达电商力求通过O2O模式(线上线下资源相结合的模式),为用户带来全新的智能化购物体验,让消费者“随时随地逛万达”。
集团旗下美国AMC院线公司正式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
登顶“2013胡润百富榜”与“2013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王健林成为中国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