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房产11月13日讯 由于1999年我国实物分房制度正式结束,2003年左右首批购房者将迎来“十年还贷”到期的大限。不少观察人士称,这批购房者清算房贷后,其消费能力将集中释放。然而有相反的观点认为,由于十年来通胀以及薪资增长等因素,这批购房者早已“无债一身轻”。
从本世纪开始到2003年前后,国家大面积施行住房货币化政策,银行迎来了首批居民住房贷款。
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张絮认为,10年前左右中国首轮贷款购房者确实都已实现“无债一身轻”的状态,但与报道不尽相同的是,购房者达到这一状态的时间可能要比10年这个期限短的多,大规模偿清贷款的现象并不会在近期集中出现。
据链家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以北京为例,2003年全年商品房(资料、团购、论坛)成交量虽然较大,达到1770.6万平米,但均价只有约4500元/平米。按照套均90平米粗略计算,当时消费者购房平均购置一套房子只需约40.5万。贷款20-30万。以当时5年期以上贷款利率5.76%计算,月供仅有约1400元左右。
张絮表示,虽然银行贷款利率实时变化,但对月供总量的影响十分微小,因此当考虑到2004年、2007年、2008年、2010年的通货膨胀以及薪资增长(通常增长10倍以上)后,2003年前买房的消费者月供基本不存在任何偿还压力,提前偿清的案例十分普遍。
另外,由于二手房(房源、代理、租房)市场在最近10年蓬勃发展,10年前买房的人群有很多在2007年,2009年就已经利用巨大的房价差进行换房,同样变相提前结束房奴生活。可以说,2003年左右是我国最近10年买房最佳时期。房价低,政策好,走势佳。是最不像“房奴”的一批购房者。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