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沧桑,百年梦想,陶瓷与世博会从一开始就结下了不解之缘。有资料可以显示,从1851年的首届世博会,直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三大宗物品几乎参展了所有中国参与的世博会,景德镇陶瓷位列其中。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1926年费城世博会和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都有景德镇陶瓷参展并获奖的记录。在景德镇,“珠山八友”之一、王大凡创作的大幅瓷板画《富贵寿考》获得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金奖。同样是在1915年巴拿马世博会上,素有“一瓷二茶”美誉的景德镇还有产自浮梁的“祁红茶”夺得了金奖。
据中共景德镇市委书记许爱民介绍,景德镇陶瓷起于宋,兴于元,成于明,盛于清,成为全国制瓷业中心,对世界陶瓷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许爱民欣慰地说,今天的景德镇,365天空气质量优良,全年大多天数达到国家一类饮用水质标准,森林覆盖率超过65%,形成山水、生态、文化特色。不仅陶瓷产业全面发展,而且直升机、无氟压缩机和冰箱、汽车等又有新发展,在江西省委省政府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战略引领下,景德镇市在光伏产业、LED半导体照明、航空制造、新材料高技术陶瓷、生物和新医药、清洁汽车及动力电池、现代农业和有机食品、文化及创意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全面兴起的情况。
世博会给景德镇带来的机遇和今后发展的前景如何?许爱民表示,“海纳百川、厚积薄发”是景德镇再创辉煌的不竭动力,景德镇的陶瓷及文化属于全世界。上海世博会为景德镇带来了一次系统了解世界的难得机遇,也为景德镇向世界演绎“土与火”新内涵神韵提供了宝贵的机会。在世博会期间,带着158万瓷都人民的智慧和祝福,景德镇市举办“中国瓷都景德镇—首届上海陶瓷成就展”,这是继北京、台北陶瓷展之后又一次高规格全方位地展示景德镇陶瓷的新成就,900件的展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千年瓷都的“凤凰涅磐、浴火重生”的印记,表明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景德镇正在重振瓷都雄风!
本次展览特点鲜明。一是规模大。此次展览的地点是上海展览中心西二馆一、二两楼,展厅面积超过
二是展品全。此次展览是景德镇陶瓷发展的一次集中展示,展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景德镇陶瓷馆部分馆藏品和历代名瓷高仿精品;二是反映景德镇陶瓷发展成就的传统与现代的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创意陶瓷等;三是构思独特新颖、主题突出、积极健康,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当代艺术陶瓷精品;四是陶瓷企业、科研院所高科技陶瓷方面的最新成果,展品种类众多,门类齐全。本次展览筹备期间,组委会在当地通过媒体多次宣传,多种形式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展品,全市陶瓷企业、院校、研究机构及民间团体报送的展品达上万件,专家组进行了多次评审筛选,从中选出近900件到上海参展,可以说件件都是精品。